鐵譜分析儀作為機械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預警的核心工具,通過分離、沉積并顯微觀察潤滑油中的磨粒,實現對齒輪箱、軸承、液壓系統等關鍵部件磨損類型的精準判別。其分析結果的可靠性高度依賴光學系統清晰度、磁場穩定性及樣品制備精度。若缺乏規范維護,易導致圖像模糊、沉積異常或數據失真。建立科學、系統的定期保養機制,是保障
鐵譜分析儀持續敏銳的關鍵。

一、每日使用后:基礎清潔與復位
用無水乙醇或專用鏡頭紙清潔顯微鏡物鏡、目鏡及載物臺,避免油漬或粉塵附著;
清洗鐵譜片夾具、沉積池及導流管路,防止殘留油樣干結堵塞;
關閉光源與電源,將顯微鏡調至低倍率,物鏡轉至空檔位,保護鏡頭。
二、每周維護:光學與磁路檢查
檢查永磁體或電磁鐵表面是否清潔、有無銹蝕,確保磁場均勻穩定;
校驗沉積角度與油樣流速(通常0.5–1.0 mL/min),保證磨粒按尺寸有序沉積;
測試光源亮度是否均勻,LED燈壽命一般為2萬小時,臨近需提前更換。
三、每月保養:系統校準與軟件驗證
使用標準磨粒樣本(如球形、切削狀鐵粉)進行重復性測試,驗證圖像采集與粒徑分析一致性;
校準顯微鏡標尺(μm/pixel),確保尺寸測量準確;
備份分析數據庫,更新軟件補丁,防止兼容性問題。
四、每季度:深度清潔與耗材更換
拆卸沉積組件,超聲清洗微孔濾膜支架與油路接頭;
更換老化密封圈、進油軟管(尤其接觸礦物油易溶脹的橡膠管);
檢查電源適配器與接地線,防止電磁干擾影響成像。